文/賴永洲.阿特文創總經理
【排戲時,肢體不聽使喚?】
在排戲時,有些人的肢體不全然受控,舉例:
A 對戲時,下半身呈現出不自然站姿。
B 扮演「服務生」,客人走進餐廳,服務生將手舉起做出「請」的動作。但當演員做出這個動作時,五支手指頭是「全開」的,手臂則僵直的往前伸。
C 某位演員很努力在演戲,肩膀卻僵硬的往上弓。
D 某位演員做出「往前跑」的動作時,脊椎僵直,雙手不自然擺動。

--------------------------------------------
上述問題我們會認為是緊張導致,於是便試圖尋找放鬆的方法。但除了深呼吸、重新調整節奏以外,我們還可以怎麼做?
《從「自己」出發》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肢體動作都是自然展現出來,但很少人會去留意自己的動作,有些人會說可以透過「觀察特定人物」,接著去模仿,但這對於肢體不佳的朋友來說效果有限,所以得先日常細微的行為去感受,例如刷牙,掃地…
《當我們運用肢體表現時,應該想什麼》
當我向客戶進行簡報時,會透過肢體輔助我要傳達的訊息,此時我的腦海中充滿與簡報相關的訊息以及隨時留意觀眾的反應,所以我並不會先去想「手要舉多高」、「肩膀要怎麼動」、「腳要怎麼站」、「臉要朝哪裡」等等,而是透過事先對於簡報內容的掌握以及現場觀眾的反應來機動調整我的儀態與肢體表達,一切的變化與調整,都有一個核心目標-「讓觀眾知道簡報內容是什麼」
《肢體練習》
無論是舞蹈、瑜珈…等,只要和肢體有關的課程都可以參加或是練習,並不一定要跳得多好或是筋拉得多開,而是透過這些方式幫助自己了解自己的身體,強化協調度、延展性。
《觀察他人》
找一個熱鬧的街區坐下來觀察人群,除了觀察他們的「肢體動作」,也同時留意意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每位表演者遭遇的問題不盡相同,更進一步的「人物揣摩」的方式,日後將會更詳細的分享。